《临床检验杂志》
医学检验系是一门融合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及统计学的交叉学科,在临床诊断及疾病筛查中起着重要依据作用。目前,在医学检验系本科生的教学中,大多以固定的单一知识结构和理论教学为主,另外最近几年高校大量扩招,教师资源的匮乏只能以大班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氛围较为枯燥,与学生互动较少,从而导致医学检验系中本科生大多数存在动手能力较差,科研实验能力的培养存在严重不足。随着科技地快速发展,医学环境越来越复杂,进而需要探索与开展更多的临床检验技术为疾病的诊断及筛查提供支持,故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致力于医学检验系科研能力的发展[1-2]。因此,重视医学检验系本科生科研思维与实验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是顺应时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为丰富医学科研成果、提高本科生综合能力提供积极的作用。
1 本科生的科研思维在医学检验系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医学检验系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和筛查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现代科技和医学的快速发展,对临床检验人员能力的要求和对高精尖检验人才的概念已发生重要变化,所以开创医学检验系本科阶段的科研思维与实验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巩固本科生的医学专业基础知识,提高探索新知识、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开拓眼界,锻炼意识品质;有助于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培养医学检验系本科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促进共同进步[3-4]。另外,鼓励医学检验系本科生积极开创科研实验能力、参与科研活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促进他们更好地成才。通过具体的科研实践,医学检验系本科生对自身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利于挖掘他们进行科研实验的兴趣爱好,丰富科研经历,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和学术进步做出积极的影响。同时,由于临床检验诊断领域还有许多未攻克的难题,也缺乏能攻克这些难题的人才,因此积极培养医学检验系本科生科研思维与实验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应用知识的技能,也是为促进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医学不断进步提供重要保障[5-7]。
随着医学检验系和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检验科的常规检验操作仪器化、全自动化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基础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对疾病认识层次的加深,要求检验科提供层次更高的检验指标和更快速、准确的检验诊断结果[8]。这意味着探索对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更有用的新指标,寻求更快、更准、更灵敏的检验方法成为新一代的医学检验人员面临的新挑战。此时,检验人才的能力问题就不仅是给临床医学提供精确的检验结果,一个高水平的检验人员不仅要非常熟练掌握临床检验的实际操作,更应该具备敏锐的科研思维和精湛的科研实验能力。
2 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在医学检验系本科生教学中的现状
2.1 科研实验仪器不足
检验科大多仪器都是应用于临床检验,并适用于大量样本的检测,故检验科的相关仪器应用于科研实验消耗成本较大,不适用于科研实验。大多数的医院缺乏相应的科研实验仪器,尚无能应用于本科生的科研实验能力培养的相关仪器,再有缺乏良好科研环境,因此科研实验在医学检验系本科生教育中尚不能得到较好的开展。
2.2 师资力量不足
在医学检验系本科生教育中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医学教育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尤其是高学历的、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更是较少。大多数的教师临床检测任务较重,故花费在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和锻炼的精力与时间不足,所以这些问题都很难为医学检验系本科生的科研实验能力的培养提供很好的师资匹配。
2.3 科研经费不足
项目基金较少。并且一些医院几乎没有针对培养本科生科研实验的专项基金或者即使有极个别小额基金也会出现资金不到位的现象。甚至有较多的医学检验系本科生在本科阶段均没有从事科研的经历以及科研思维的指导,迫使本科生主动认识科研实验重要性的意识不足[9-10]。
3 培养医学检验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的具体措施
3.1 引进优秀的教师,解决资金问题
医院或医学院校在招聘教师过程中应该多选择一些高学历、有科研经验以及能够独自申请基金的优秀师资力量。导师可以根据自己专业申请相关的课题基金以及医院可以从财政收入中拨出部分专项资金用于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本科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及兴趣可以选择适合的教师,根据教师科研项目的进展适当参与科研实验当中。这样既可以很好的参与科研活动,又可以帮助导师完成科研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资力量不足和科研资金紧张的压力[11-12]。按照这种模式培养,既可增加医院或医学院校的科研水平、营造更好的科研氛围,又增强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其科研思维,这可对医院未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